滚动:死生有命
来源: 互联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09 11:22:26

朱耷

尊敬的连叔:

每天早上读您的文章,是我开启新一天的仪式。之前给您写过两次信,都是一些生活琐事,有时写着写着,自己便梳理出了答案;有时是看您回复别的读者,也解开了我的困惑。可是这一次,我彷佛掉进了一个痛苦的漩涡,爬不上来了。


(资料图)

我的父亲在3月时自杀了,在我家楼下小花园的树林里。

先跟您简单交代一下家庭情况。我在东北一个省会城市生活,一家三口,孩子4岁半。父母在相隔100公里的家乡城市生活。由于婆婆去世得早,2018年我生完孩子,我的母亲来到我家帮忙,父亲由于还没退休,留在家乡城市自己生活,每个月会过来两次。父母在我家小区也有一套小房子,一碗汤的距离。去年10月,父亲正式退休了,来到我这边,我们终于团圆了。这中间经历了三年疫情,经历了我们被分隔两地不能见面、父亲自己被封控在老家的种种揪心,这团圆来之不易。

一起生活之后,我能更细致地观察父亲的身体状况,我发现他不舒服,追问之下,父亲说手脚麻木已经挺长时间了。他很抗拒去医院,我耐心疏导了很久,终于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。检查结果是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,这类肿瘤是良性的,切除即可。我陪父亲住了两周院,手术前一晚,父亲把后事都交待了,几张卡,密码是多少,房本在哪里……那一刻我心疼得不行,我知道他害怕,害怕得像个小孩子。

手术很成功,父亲从躺到坐,从坐到走,恢复得很好,很快就出院了。可三个月后,父亲术后的肩背疼痛并没有缓解,复查显示椎管狭窄(不知道是手术造成还是其他原因,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),医生说需要再次手术,切除一部分压迫神经的椎板。父亲这次不干了,说这个位置动两次手术人就完了,不肯再手术。回家后我每天看父亲疼得吃不下睡不着,很心痛,我试着慢慢说服父亲再去医院跟医生聊一聊,父亲也慢慢松了口。可就在我准备再带他去医院的3月,他上吊自杀了。他谎称想出去走走……我和母亲察觉不太对,出去找了一夜,找到了他的尸体。

连叔,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,我很痛苦……

父亲这个病有可能最后是瘫痪,他一生要强,与其变成废人,没有任何生活质量,他宁愿去死。这是我分析的第一个原因。

第二个,我觉得是我没把日子过好,使他不想再拖累我。我们一家三口基本是我在养家,一份正职的基础上我再接一些文字工作,每晚熬夜赶稿挣些外快。我老公在一个机关单位的基层,工资很少。但我俩自然而然挑起了各自的分工,我多忙一些,老公多照顾孩子一些。除去开支一点一点地攒,攒下10万(没有房贷车贷)。结果三年疫情,正职开不出钱,兼职停摆,吃了三年老本。这些种种,父亲都看在眼里,我觉得他是心疼我辛苦,不忍再因为自己的病而拖累我。

第三是,我仔细回想父亲患病前后的几年,我能确定他在自杀时是抑郁的状态,可能还不轻。有可能就是从母亲来帮我带孩子,他自己生活时开始的。悲观、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、整夜失眠等,回忆中种种的蛛丝马迹都能印证。我越回想越痛苦自责,为什么没有早些察觉并干预。

生病、退休的心理落差、抑郁……使父亲最终选择了这条路。我觉得每个原因我都有责任,我领他做了手术(或许保守治疗会不会更好)、我没过得更好、我没早些干预他的抑郁。

父亲去世快三个月了,我每晚一闭眼就是找到他时的景象。我连续地做梦,梦里是父亲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自杀……

白天我一切如常地工作、照顾孩子、照顾母亲,但只要闲下来一秒或到了晚上,便痛苦得心如刀绞。

连叔,我该如何自处……

一个痛苦的女儿

一个痛苦的女儿:

发现父亲有病,尤其是手脚麻木的大病,带他去医院治疗。这是最正确的选择。你没错。

但治疗,是个概率事件。要看破生死,这点一定要了解。同样的病,你能治好,我可能治不好,多数人能治好,但有少数人可能就治不好。反之亦然。因为每个人的生理、心理素质是不同的,疾病的生成毁灭也不同。我们所爱的人,还有我们自己,生命几乎都要终结于某种疾病,或是罕见病,或是常见病。我们的一生,健康生活,不讳疾忌医,就是对的。如果病治不好,去世,那也得接受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结果,医生改变不了,金钱改变不了,你的孝心也改变不了,因为概率必然存在。这也是中国人常说的“有命”。这种说法不是迷信,不是消极,而是对世界与人生的正确认知。“孔子进以礼,退以义,得之不得曰‘有命’”。我们进退正确,选择得当,结果不理想,就是“有命”,那是个人改变不了的,不能强行揽责,否则就是过于自大。

你父亲的自杀,虽然给家人带来很大的痛苦,但回顾他的一生,于公,他干到退休,尽了忠;于私,他养大了女儿,看到她成家生娃,尽了责。可以原谅他。有时候,孩子过于痛苦就是不肯原谅父母。

父亲去世,痛苦肯定会延续一段时间,短则几个月,长则几年,一生,都是正常的。因为孩子来自父亲,父亲走了,孩子身上就抽走一块,会有缺失感。痛苦来的时候,该哭就哭,没错。痛完后,抹掉泪,更没错。接受适当的痛苦,但不要过于痛苦,正常生活,尽自己一生的责任,于公,不负这个社会,于私,爱足自己的家庭。

拥抱你。

连岳

(我的邮箱:lianyue@xmlykd.com,来信请谨慎,只会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,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。)

(《少年问答3》上市,点击下图可购买。)

连岳视频号推荐:高考之后的人生

上文:越是关键时刻,越要用最基本的应对办法

标签:
最新推荐
相关推荐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