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察:渔业保险仍需阔步前行 环球快资讯
来源: 中国银行保险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08 08:44:39


(相关资料图)

□本报实习记者 鲍曼君

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“鼓励发展渔业保险”。从渔业监管部门到行业协会、参与机构,都对渔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给予了极大关注。

海洋渔业是高投入、高风险的产业,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常常给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。资料显示,2018年第8号台风“玛莉亚”过境后对福建省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,仅宁德地区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5.06亿元,其中养殖业经济损失为3.6亿元,网箱养殖受灾面积达120万平方米,损失产量2.2万吨。

海洋渔业也面临市场风险:如水产养殖相关生产数据和历史损失数据积累不足,产品设计、费率定价和理赔标准的制定面临较大挑战。据悉,目前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为渔船、渔工、水产均提供风险保障,但这些保障不足以覆盖海上作业带来的风险。如保险责任通常只为低温、火灾等某一种特定的气象灾害因子,风险保障不够全面。

“目前,价格指数类保险产品数量不多,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保障不足。”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定价难直接影响到查勘定损难、风险单位大、赔付水平高、专业技术要求高等。此外,融资增信等作用发挥不充分,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发展。

从政策层面上,推进渔业保险长足发展。近年来,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、福建省财政厅印发《福建省渔业互助保险方案的通知》《关于加快推进渔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等,加快推进渔业保险“扩面、增品、提标”,优化保险运行机制,化解渔业风险;3月17日,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成立,有助于建立规范发展的渔业风险保障体系,推动渔业保险高质量发展。

在渔业保险产品方面,政府渔业管理部门、金融监管部门、研究机构、商业保险公司等,多方合力、发挥各自优势,加快构建多元化渔业保险产品体系,满足渔业保险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,提高渔业保险业务精细化、专业化管理水平,逐步破解承保理赔难题,推动行业的健康、稳定发展。

此外,义务救援队伍的专业救援经验等,都能达到分散海洋渔业风险的作用,一定程度上减缓、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
标签:
最新推荐
相关推荐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